综述
恶性胸膜间皮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治疗进展
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, 2018,5(4):254-260. DOI:10.3877/cma.j.issn.2095-8773.2018.04.11
摘要

恶性胸膜间皮瘤(MPM)是一种主要与石棉暴露相关的罕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,尽管应用不同的方式治疗(如化疗、放疗和手术)患者的疗效仍很差,预后也极差。近年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,突破性进展是发现阻断T细胞免疫检测点分子可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改变了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。2011年,CTLA-4抑制剂易普利姆玛(ipilimumab)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的批准,成为首个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。2014年,纳武单抗(nivolumab)获准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PD-1抑制剂。之后数年内,包括PD-1/PD-L1抗体在内的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准用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、胃癌和肝癌等在内的多个癌种的适应证。从DETERMINE研究、KEYNOTE-028研究到The PROMISE-Meso研究,都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对MPM治疗具有临床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与化疗的对比研究也在进行中,联合治疗(包括联合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)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推动了MPM的精准免疫治疗。

关键词: 恶性胸膜间皮瘤;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; 肿瘤免疫治疗

引用本文: 宁岩, 王丹云. 恶性胸膜间皮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治疗进展 [J/CD] .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, 2018,5(4):254-260. DOI:10.3877/cma.j.issn.2095-8773.2018.04.11
参考文献导出:   Bibtex    EndNote    ProCite    refMan    refWorks
扫  描  看  全  文

查看PDF全文